新闻中心
摆脱“稀缺心态” 避免贫穷和忙碌你需要这么做
2018-01-11

   由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穆来纳森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沙菲尔的强强联合之作《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就是关于我们认知偏差或认知局限的。书的是“稀缺”,潜台词是“贫穷”。关于贫穷的书籍很多,还有关于富人思维、穷人思维的书也很多。那么,我们就挑一本来读,以求弄通一些长期困扰我们的现实问题——什么是“穷人思维”,如何避免“穷人思维”?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人思维”。所谓“穷人思维”就是短视呗,就是管窥之见呗。对于这个问题,《稀缺》的作者说了,失败的时间管理导致忙乱,失败的金钱管理导致窘迫。这本书最后的落脚点就是管理,时间管理和金钱管理。这本书也是一部行为经济学的重磅新作,下面是《稀缺》这本书的一些核心概念:

  01

  第一个概念是稀缺。稀缺并不仅仅是客观上的物质稀缺,更是一种心态上的稀缺。当稀缺成为心态时,它会改变我们思维方式,影响我们认知和决策。一方面,稀缺会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稀缺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们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

  02

  第二个概念是余闲。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余闲”太多了不好,太少了也不好。“余闲”意味着拥有更多的:时间成本、试错成本、机会成本等等。一个人拥有的时间是固定的,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用来省钱,哪还有时间去赚钱?于是越穷越省,越省越穷,最后毫无翻身之地。

  03

  第三个概念是“管窥效应”。通常人们在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会变得更为专注,而因注意力过度聚焦会导致的判断力下降。资源匮乏下导致专注,只专注在眼前的事物上,而忽略其他事物。

  04

  第四个概念是“习惯性透支”。“习惯性透支”透支的主要是两个方面:透支时间与透支金钱。透支时间这一点,最常见的透支时间就是拖延症。你拖延所消耗的时间会在后期一分不漏的补上,甚至加倍。透支时间的过程并不愉快,甚至备受煎熬。人们大多快感却是来自完成事情后的成就与圆满。

  05

  第五个概念叫“带宽不足”。穷人思维与富人思维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穷人的带宽不足。这里的带宽是指心智带宽,我们的认知能力以及执行控制力。稀缺会减少我们的心智带宽,降低前瞻性,并削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因此,带宽降低也意味着智商的下降。

  对于我们职场中人来说,如何摆脱稀缺心态?

  对于摆脱稀缺心态的问题,《稀缺》中的作者提到的更多是通过改变环境、制度等方式来减少带宽负荷,从而释放带宽,帮助那些处于稀缺状态中的人们,我们给出具体解决方案:

  01

  减少社交软件的使用频率

  这是解决时间稀缺问题的重中之重,因为社交软件,比如朋友圈(充斥着太多“无效信息”)有一个很可怕的害处是,它不但占用你的碎片时间,还会把你的余长时间给切割得越来越碎,直至让你感觉时间怎么都不够用。因此,为获得余闲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就应该减少对这些社交软件的使用频率。

  02

  摆脱完美主义的心态

  如果一件事情可以做到十分,大部份人有六分的条件时就去做了,但完美主义者却要确定自己能做到十分时,才会去做这件事,否则宁可不做。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重度拖延,以至到任务截止日期时,才发现时间严重不够用。因此,治疗拖延症,也是解决时间稀缺问题的关键一环。

  03

  广泛阅读

  这是提升心智容量最简单的方式,看得多了,自然想得也不一样,摆脱稀缺应从改变认知开始。不过,既然是广泛阅读,就不能限于自己的感兴趣的书籍,应该多多涉猎不同领域,从不同维度来刺激你的大脑皮层。

  04

  经常锻炼

  运动可以改造大脑,让你的大脑供血更充沛,脑细胞更活跃。简单点说,运动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比如,跑步就是一个能够提高人们认知灵活性的运动。日本一项科学研究就发现:每周慢跑两次、每次30分钟,12周的时间就能提高大脑的执行功能。

  05

  跨圈交流

  也许你经常活动的圈子只有一两个,或和你的兴趣有关,或和职业有关,但如果我们能够偶尔到不同的圈子里转转,体会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许就会发现看问题的新角度、新思路,由此受到启发。

  《稀缺》一书的由著名社会学者、中国新闻周刊总主笔肖锋为我们提纲挈领。该书精髓颇多,不仅能在经济学中给我们以启示,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职场。每天晚上留下半个到一个小时去读书,也是切换思维、拓宽思维的一个有效方式。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之上,你会发现你和富人仅仅一步之遥。


TOP